抗战故事《大爱无疆》获“讲好长治故事”一等奖
日期:2017-08-17 10:10:43 浏览量:14132017年8月2日,“讲好长治故事”第三专题评选结果揭晓,由武乡县委宣传部选送、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主创和表演的抗战故事《大爱无疆》获一等奖。
《大爱无疆》讲述了太行奶娘高焕莲不惧生死、不畏艰辛,冒险哺育八路军将士后代的真实故事,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间大爱,生动再现了当年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相濡以沫、同仇敌忾的鱼水深情,堪称现代版“赵氏孤儿”。该作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两次视察山西作出的“四个始终保持”和“一定要弘扬好太行精神”“一定要让《在太行山上》再唱响”等一系列指示精神,高度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挖掘太行精神历史内涵,精心提炼敌后抗战文化元素,通过“故事宣讲+情境舞台剧”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了用另一种方式投入全民族抗战的太行奶娘这个特殊的英雄群体。这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染力和艺术感召力,对于传播好长治声音,讲述好长治故事,树立好长治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
讲好长治故事,传承太行经典,感受上党文化、唱响时代强音……今年4月份以来,长治市委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讲好长治故事”主题活动。共设5个专题,每月进行一项,分别为“民俗风情”“桑梓名人”“红色足迹”“山水形胜”和“时代强音”,通过讲文化、讲历史、讲民俗、讲山水、讲发展等形式,生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专题结束后,将于次月对报送作品进行评选。第四季度还将对所有优秀稿件进行集中评选表彰,并在全市进行展演、巡演。
第三专题“红色足迹”评选活动7月份启动以来,长治各县区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分别围绕区域内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本地有特色、有影响、有内涵的红色故事,集中创作了一批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文艺宣讲作品。经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评选,结合微信投票情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其中,武乡县继4月份选送的作品《头上明灯心中月——父辈的“顶灯”情缘》摘取“名俗风情篇”一等奖后,抗战故事《大爱无疆》再拔“红色足迹篇”头筹,体现出近年来武乡文化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新成绩,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展现出了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屯留县《屯留抗大一分校》、壶关县《常行窑洞保卫战》分获二等奖,潞城市《巍巍丰碑立神头》、黎城县《冀南银行》、长治县《何长工在西火的抗战岁月》被评为三等奖。
大爱无疆
70多年前,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武乡,这个只有14万人口的地区,驻扎着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鲁迅艺术学校等100多个重要的党政军机关。八路军前方鲁迅艺术学校(简称鲁艺)就驻扎在武乡县蟠龙镇下北漳村。1940年3月,担任八路军鲁艺木刻厂厂长的彦涵沉浸在得子的喜悦之中,他高兴地跟妻子白炎说:“就让他随了你的姓,叫白桦吧,长大了像白桦树一样伟岸挺拔!”
就在小白桦满月的那天,彦涵突然接到去西安送密信的任务,白炎也要随军转移。谁能照顾嗷嗷待哺的小白桦?彦涵夫妇一筹莫展。孩子的哭声不仅揪扯着父母的心,也牵动了周围的乡邻。没过几天,下北漳村妇救会主任带来30多岁的高焕莲,她住在附近的北上合村,有两个儿子,老二只有7个月。憨厚的高焕莲一把接过熟睡的小白桦说:“俺有奶水,俺能养他,你们放心去打日本鬼子,啥时回来啥时接走。”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高焕莲尽心竭力地抚养着小白桦。1943年,敌人大肆向我根据地进攻,汉奸告密说当地有八路军子女,日军便开始大面积拉网式搜查。高焕莲抱着小白桦,背着二儿子占明,拉着大儿子占吉躲到了村子附近老虎埆沟的窑洞里。敌人机枪扫射的声音吓坏了躲在窑洞里的高焕莲母子,孩子们的哭声引来了附近的日军,残忍的敌人用点着的柴火熏洞口,迫使他们从窑洞里爬了出来。当汉奸看见高焕莲怀里抱着的小白桦时,一口咬定那就是八路军的孩子。高焕莲拼死抱着小白桦不松手,声嘶力竭地喊着:“这是我的孩子,你看看他们兄弟三个,哪个长得不像!”敌人这才放过了她们母子三个,却残忍地用刺刀刺死了高焕莲的丈夫。几个月后,八路军派人来接 4 岁的小白桦,高焕莲瘫坐在路边,难舍难分、肝肠寸断。
从那以后,白桦被彦涵夫妇易名为“四年”,父母要他永远记住奶娘高焕莲一家对他四年的养育之恩,记住八年抗日战争中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
抗战期间,正是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军队的英勇牺牲,有千千万万个像高焕莲一样毁家纾难、无私奉献的太行奶娘,太行山才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太行奶娘,大爱无疆!
(通讯员:任慧鹏)